专业概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ㄒ唬┍咀ㄒ蹬嘌哂邢执敖逃纠砺鬯匮拖喙亟逃寄,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在学校、社区、家政等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专门人才。
。ǘ)业务培养要求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养: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人文艺术修养,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反思精神和初步的教师专业成长能力;
3. 具有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
二、主干课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关教育技能,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在学校、社区、家政等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养: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人文艺术修养,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反思精神和初步的教师专业成长能力;
3. 具有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ㄒ唬┳ㄒ到萄Ъ苹猩璞匦蘅、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ǘ)统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ㄈ┙萄Ъ苹兴醒⌒蘅纬坦┑胤降绱笾贫ㄊ凳┬越萄Ъ苹毖∮,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ㄋ模┭梢钥缪Э蒲⌒蘅纬,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ㄎ澹┪思婀烁鞯亟逃氖导是榭龊陀锥淌Τ扇嗽谥暗奶氐,选修课程的教学进程、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级电大负责。
。┓部纬贪才庞衅绞弊饕岛褪导方诘,必须按要求完成,其成绩考核按中央电大有关形成性考核的规定执行。
。ㄆ撸┳酆鲜导方诎粗醒氲绱蟮挠泄匾,由地方电大组织实施。本专业安排一次教育实习,使学生能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工作能力。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数育学科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数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及党在目前时期有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和政策。
3. 英语I(1)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和本科的公共基础课,供各类专业(不含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学习。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进行教学资源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参照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使本课程能与之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100左右的常用词汇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斗球-斗球直播、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
4.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智力和创造性发展、言语的发展、艺术能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5.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是72,开设一学期。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文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6.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教学过程的结构、功能、规律及原则,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及其实施,课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及其评价,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环境的设计、调控及优化,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等。
本课程学习目的在于使学员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增强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
7.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有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几种幼儿园课程及其理论基。锥敖逃趸沟纳杓。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及其结构,了解幼儿园课程模式的种类及特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方法。
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获得的基本模式,幼儿园语言教育锦还设计与组织的原理,讲述、谈话、听说游戏、文学和早期阅读等不同类型语言教育锦还的设计与指导方法等。本门课程旨在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并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在实践中应用和操作的能力。
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科学教育概念(包含学前学习科学的特点和过程),学前科学教育的原则、目标和目标分析,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方法,学前科学教育的锦还,环境和设备材料等。本课程旨在使自学者掌握学前科学教育的一般理,论并能在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
1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主要讲述遗传与优生、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疾患及其预防、学前儿童的营养与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托幼机构保教锦还卫生、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
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正确认识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员从事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锦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1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锦还指导的原则和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指导和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1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的关系、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与特征、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锦还设计与实施。过学习使学员在了解儿童美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应该对学前儿童实施什么样的美术教育和怎样实施美术教育,提高学员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方面的实践能力。
13.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锦还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通过学习,使学员在了解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特点、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锦还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以解决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14. 教育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音录像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原理、基本教育思想及观点,以及科学方法论,把对学科理论的阐述与对中国教育改革实际的分析结合起来,在充分论述教育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科的现实感与应用性。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育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什么是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教学本质及其特点;教学原则及其体系;教学方法及其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德育任务和内容;德育过程及其特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学校体育和卫生;学校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课外校外锦还;学生集体组织;教师;学校管理等。
15. 心理学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人的心理锦还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锦还服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人的心理实质和心理锦还规律,在重点介绍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另辟三个专章阐述了应用心理学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注意;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心理;人际交往和激励;心理卫生等。
16. 英语I(2)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和本科的公共基础课,供各类专业(不含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学习。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学时,共3学分。
《英语I(2)》有文字教材两本:主教材《开放英语2》和辅助教材《开放英语综合练习2》。主教材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每单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锦还、语言要点、文化点滴、导学帮助、学习技巧、学习小结、词汇学习、录音文本、练习答案、复习自测等。辅助教材内容与主教材相对应,在进一步巩固主教材所学内容的同时,加强语音语调学习,扩展词汇量及语法点,补充综合练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掌握1600词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斗球-斗球直播、便函等;能够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
17.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婴幼儿阶段的营养特点,幼儿膳食的营养评价,以及在配制幼儿膳食时应注意的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系统了解维持婴幼儿生命锦还的热能和6大人类营养素,及其在人体生命锦还中的作用;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学会对幼儿膳食的配制,以及对膳食的营养价值的评价。
18. 现代教育技术
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视听觉媒体教学基础、计算机教学基础、组合媒体教学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二)、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远程教育等。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对学习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教育技术意义的认识。树立起信息科学、计算机文化意识,增强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观念。
19. 特殊儿童教育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有特殊儿童教育概论、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超常儿童的教育、游戏治疗、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语言治疗、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行为矫正、特殊儿童教育的一体化教育。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学前特殊儿童、学前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了解和形成正确的学前特殊儿童和学前特殊教育观。从宏观上把握有关学前儿童和学前特殊教育的特点、方法。为学生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奠定初步的思想、知识和技能基础。
20. 艺术欣赏
本课程63学时,3.5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艺术欣赏引论、建筑艺术欣赏、绘画艺术欣赏、雕塑艺术欣赏、工艺美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欣赏、戏剧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欣赏、摄影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等。
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通过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学生的审美素质。
21. 教师职业道德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强化的意义;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员系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及其修养的一般策略;充分认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效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自觉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
22. 幼儿文学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述幼儿文学的基本概念、创作理论、接受理论和幼儿文学与幼儿语言发展关系,介绍幼儿文学创作中的情节、主题、题材等内容。
通过学习,培养学员鉴赏、分析、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幼儿园教学打下基础。
23.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管理原则,管理方法,行政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管理等。
本课程学习旨在使学员了解现代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思想,精通管理规律,掌握现代管理的知识、技能,提高从事学校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24. 幼儿园手工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54学时,3学分。
主要论述幼儿园手工教学目的,幼儿手工的教学规律,泥工、纸工、布工、编结艺术、玩具、教具的设计与制作等。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幼儿园手工教学目的,幼儿手工的教学规律,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
25.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主要讲述家庭与社区教育关系、家庭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理论分析、社区教育的体制与模式、时代变迁中的家庭与社区教育。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家庭与社区教育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教育与社区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家庭与社区教育实施的原则,能够结合学前教育自身特点总结出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一些基本实施策略。
26.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介绍游戏的基本概念,儿童游戏的特征与实质,游戏的观察盘判断指标;游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游戏对于学前儿童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志作用;游戏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游戏在幼儿园运用的历史与方式方法;游戏与幼儿园学习的关系;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关系;幼儿园与游戏为基本锦还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学前各年龄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特点与指导;幼儿园游戏的组织、指导与评价;玩具的发生、发展、功能、特点、选择与使用;各种类型幼儿游戏的指导与评价等。
27.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以我国现行幼儿教育政策和法规为重点,适当介绍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增强学员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基础知识,提高学员贯彻执行教育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28. 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1)(2)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分两学期开设。
第一学期为舞蹈基础理论,手臂练习与该组合的变化练习,节奏练习,方位、部位、流动、造型的变化练习,音乐的想象练习,音乐即兴练习。
第二学期为幼儿舞蹈编导基础理论,选材、构思、结构、编舞练习,幼儿舞蹈创编实践,优秀儿童舞蹈作品赏析,创编幼儿舞蹈小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幼儿舞蹈创编规律与特点,把握、运用编舞技法并独立完成对幼儿舞蹈的辅导,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加强创编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29. 教师口语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知识,掌握幼师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具备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水平,能进行生动、流畅、合理的教学表达和教育谈话。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知识及技能训练,朗读训练,演讲训练,幼师教学、教育口语的特点要求及技能训练。
注: 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口语为资格证书方向;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婴幼儿营养与保育为社区教育方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园手工、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为师范教育方向。